首頁







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
  • 放肆文學 » 軍事歷史 » 秦末,我成為了位面之子» 第302章 ,治大國,若烹小鮮和分步實現天下
  •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

    秦末,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- 第302章 ,治大國,若烹小鮮和分步實現天下字體大小: A+
     

    第302章,治大國,若烹小鮮和分步實現天下大同

    叔孫通投靠大漢已經有三年,因為和徐凡待的久。他對天子的看法和外界是不同的,外界認為天子豪爽大方,嚴於律己,寬以待人,是一個千古難見的聖君。

    這樣的評價雖然不能算錯,但卻沒說到當今天子的核心。

    當今天子是一個極其務實的人,對用人的標準也是極其簡單,對大漢有用,即便是敵人也會重用,對大漢無用,但只要不影響天子做事,天子也不會在意這些。

    但要是對大漢無用有害,天子下起手來回毫不留情,雖然天子很少在肉體上消滅大漢的敵人,比起始皇帝看上去少了幾分殘暴,但天子卻是以階級劃分敵人,只要被天子認定為敵人的,那麼這個階級的人就會全部清除出大漢,受到影響的人反而會更多。

    就像秦吏被天子認定為敵人,暴秦幾十萬秦吏就遭受到大漢毫不留情的清洗,要知道即便是統一天下的始皇帝,他也得依靠六國的貴族豪強來統治天下。而當今天子做的比始皇帝還要殘酷。一句馬上得天下,也要馬上治天下,收盡漢吏之心,讓整個大漢從上到下推動着對秦吏的清洗。

    而現在六國的貴族豪強也是這樣,他們這個團體從上到下從大漢的版圖消失。從這點上來說,當今天子比始皇帝還要嚴酷。

    所以叔孫通明白,自己光講被迫害的六國貴族豪強有多無辜,朝廷冤枉了多少人,這是沒有用的,因為天子是不會在意這些事情。

    可能是天下人的幸運吧,天子認為生死是大事,所以很少殺人,這次整個中原河北之地的貴族豪強遭到清洗,但死的人卻沒有超過百人,對比遭受的十幾萬清洗的人,這個數字是極其少的。

    天子甚至還專門下達命令,嚴禁地方發生殺人的惡性事件,對比動不動殺的血流成河的始皇帝,說當今天天子仁義真不為過。

    但也有可能是天下的人不幸,當即天子認為生死之外,沒有大事,自然也不用在意,如此大範圍的清洗是不是有無辜者。

    這些大漢的諸侯,貴族豪強聯合漢吏清洗六國餘孽,徐凡是樂意見到的,所以沒有阻止,但現在這種擴大化的趨勢,顯然不是徐凡樂意見到的。

    這種清洗的確不可能經常進行,這次已經算是非常順利,原因徐凡也明白,不是自己威望高到能清洗十幾萬貴族豪強,只是因為清洗他們是大漢上下共同的想法,徐凡能藉助漢吏和大漢的諸侯完成這個目標。

    叔孫通則說道:「陛下還是應當加強漢吏的教育問題,不單單要教導遵紀守法,還要教導他們如何政策的處理政務,治大國,若烹小鮮,如此激烈的行事,並非國家的長久之道,臣請陛下以暴秦為戒。」

    徐凡遲疑道:「漢吏為什麼要這樣做,人口少了,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好事情。」

    徐凡接過奏摺,發現上面是東郡被清洗的豪強貴族名單和他們的家產。徐凡看了幾眼臉色就難看起來了。

    三日後,陳勝帶着自己打聽來的情報向徐凡復命,叔孫通上面的名單基本上沒有錯誤,現在漢吏已經盯上千畝以下的小地主,自耕農了。

    於是徐凡命人找來陳勝,把叔孫通的奏摺交給他道:「你去東郡探查一下,看看上面的名單是不是真實的。」

    這些漢吏雖然對您忠心耿耿,但這些漢吏卻沒有理政經驗,甚至可以說很不成熟,您給他們劃定施政範圍,還能勉強控制他們。

    張良苦笑道:「畢竟這是必然的事情,您雖然給大漢的徹侯分了封地,但他們的封地顯然是不如原本貴族豪強土地好的,為了自己的利益,大漢的貴族自然會對付原本的貴族。而漢吏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,推波助瀾,擴大清洗範圍。」

    這個時代土地的畝產太低了,幾百畝上去畝土地只能算是小地主,他們不能像貴族豪強那樣做食利者,反而要想辦法管理自己的田地,改進生產技術。在這個時代,他們也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之一。

    但要是讓他們自行其事,就會出現今天這樣的事情。天下的戰事終究會結束,大漢終究是要進入建設階段的,這樣激烈的行動並不是治國正道。」

    張良道:「您忘記南陽郡的事情了?漢吏清洗了大量原本土地的主人,我大漢即便是均田了,但因為人口少,還是會有大量的田地掌握在漢吏手中,地方上的漢吏不管是損公肥私,還是用這些土地上的錢糧去做政績陞官都是可以的,他們當然有這個動力了。」

    張良這是在提醒徐凡,漢吏雖然好用,但他們比起有經驗的老吏官僚太不成熟,容易出現大的動亂,出現今天這種事情是必然的結果。

    但叔孫通還是找到了突破口,能讓徐凡結束這場清洗。他拿出封奏摺道:「這是臣統計東郡被清洗貴族豪強的名單,還請陛下查看一番。」

    張良想了想道:「陛下,臣明白您不願意接受原本七國的貴族豪強進入大漢朝廷。而是大規模教育士兵,讓這些士兵成為漢吏,為您掌管天下。

    發現清洗擴大化,讓徐凡不斷回憶後世的經驗。

    雖然徐凡還要確定,但他已經有七分相信叔孫通上面寫的東西了。

    但像六國貴族豪強這樣的外在敵人不會再有了,後面即便是有清洗,那也是刀刃向內了,而想要做這樣的事情,即便是他也要付出很慘重的代價。

    最開始的名單還沒有問題,不是那種家資億萬的貴族,就是良田萬頃的豪強,但越是到名單的後面,這些人的家產就越少,最後居然出現了大量土地千畝,幾百畝的小地主。

    徐凡當即下命令,讓各地郡守,縣令停止清洗的行動。

    於是他找來張良,和他說了大漢清洗擴大化的事情。

    但漢吏,違法亂紀被處罰,誰也不能說什麼,貪官污吏幾千年來一直都是受人鄙視的存在,以後正規化,法制化才是治國長久之道。

    同時也要加強漢吏的學習了,徐凡大規模讓軍官成為郡守縣令已經有三年時間,是龍是蟲在這三年時間已經顯現出來了。

    一些治理地方好的漢吏要進行嘉獎,治理差的漢吏則要召回長安,丟到政務學院回爐教育學習。

    徐凡不想要要這個時代的老官吏,那麼就必須死命培養屬於他的漢吏了。

    有後世的經驗,他自然明白這要形成制度,定期學習,通過這樣的方式,不斷提升大漢官員理政能力,以應對複雜形勢的變化。

    同時也可以用這樣培訓學習的方法,篩掉一些不合格的官員漢吏。

    後世一句很出名的話,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,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難忍受這樣的痛苦。

    徐凡明白自己的部下,也不是各個都是人中龍鳳,很多人甚至連中人之資都沒有,那些願意學習進步,跟得上時代變化的部下,人自然會重用這些人,但那些不願意接受痛苦學習,跟不上時代的部下,他們也只能狠心淘汰他們了。

    徐凡把自己的想法和張良,叔孫通說了一遍。

    張良喜道:「臣願意為政務學院夫子,把臣的一些理政經經驗交給漢吏。」

    張良家五代為韓相,可是一等一的頂級權貴家族,他們家的政務經驗自然強。

    同時張良想了想道:「陛下從暴秦覆滅,您成為天下共主之後,大漢上下的確是懈怠了很多,很多在地方上的漢吏,認為自己是功臣,雖然還沒有無法無天,但思想上的確懈怠了很多,開始為自己的家族損害大漢的利益。」

    「此事還不多,但必須您應當防微杜漸,此次事件就是漢吏思想懈怠的標誌事件。他們不想辛苦建設天下,但又想要政績給朝廷看,好讓他陞官發財,於是就出現了這樣大規模清洗的事情。」

    「就像陛下您說的一樣,任何事情都是有好有壞的,此次大清洗對我大漢來說獲得了大筆財富和土地,甚至可以支持這場大戰,對天下的百姓而言,他們減輕了負擔。

    但壞處就是增加了漢吏不勞而獲的思想。能掠奪獲得財富,為什麼要辛苦的勞作建設?陛下要是不能消除他們這種思想,臣擔心以後這樣的事情會在大漢境內再次發生。」

    徐凡聽到這一陣愕然,這點連他卻沒有想到,卻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,比起這個時代人,經歷的網絡時代,他非常明白,自己治下的漢吏都是普通人,既然有一條捷徑讓他們走,他們為什麼要走辛苦的路。

    而這種事情他不能提前阻止,導致略劣幣驅趕良幣,整個大漢的政治生態都會變得極其惡劣。

    徐凡點頭道:「這兩年不但漢吏鬆懈了,連朕也鬆懈了,大漢成立的目標就是為了天下大同,這個目標要刻在我們的腦海當中,也要刻在天下漢吏的腦海當中。

    要拉緊天下漢吏腦海當中的弦,要讓他們明白朝廷讓他們成為漢吏,不是為了他們的位高權重和榮華富貴,而是要天下的百姓都富裕。」

    「而大同世界該如何建設?自然就是勞動,朕要求漢吏懂技術,懂知識,要成為領頭人帶領天下百姓勞動,建設美好的天下。只有能做到這點的才是大漢的良吏,天下百姓心中的好官。

    而想要做到這些,我大漢的官員就必須有終不渝的加強學習的能力,不斷提升自己的本領以領導百姓。」

    而後徐凡對叔孫通道:「你以朕的意思寫一篇文章,下發到大漢各級漢吏。」

    叔孫通道:「諾」

    而後徐凡又對張良道:「大同之志只有簡短的一段話,這樣大而化之的話,難以漢吏運用在治理天下當中。」

    「朕想要讓子房你,根據大同之志擴大符合我大漢需要內容,要讓大同思想有一個清晰的標準,變得漢吏能看懂,能實行,漢吏只要有前進的方向和理想,終究比值看自己家一畝三分地更加不容易被墮落。

    同時也要讓天下的百姓懂得大同之志,有大同理想,只要不斷出現,內心有大同理想的百姓,加入我們大漢,我們的事業就會像奔流的大江,不會停息,即便漢吏腐化了,我們也有足夠多的志同道合之人,來取代這些腐化了的漢吏。」

    張良苦笑道:「這可不是好辦的事情。」

    當年諸子百家的宗師也不過是提出一個大而化之的目標,現在天子要他提出一個具體步驟,真太高看自己了。

    徐凡卻道:「也沒有子房你想的那樣難,最初步的大同是,不讓天下餓死人。」

    張良想了想苦笑道:「光這第一步就很難了,天下幾千年來,能讓百姓不餓死王朝幾乎沒有,即便是盛世也只是少餓死人。」

    徐凡道:「朕倒以為這條很容易解決,大漢甚至有把握在五年內解決。」

    張良恭敬行禮道:「還請陛下明言?」

    「百姓會被餓死,是因為沒有土地,成為流氓,而只要我大漢為天下百姓均田,百姓手中有土地,基本上就不存在餓死人的事情了,即便出現天災人禍,只要朝廷賑濟得利,就不會餓死百姓。」

    張良皺着眉頭道:「但我大漢幅員遼闊,偏遠地區上報災情可能要花費一個月時間,朝廷派遣賑災糧又要花費一段時間,這麼長的時間,只怕百姓都餓死了。」

    徐凡道:「只要在大漢在各郡縣建立常平倉,只要出現災情,官員就可以從常平倉當中調動糧食救濟百姓,這樣即便天災百姓也不用被餓死。」

    張良道:「臣擔心貪官污吏會盯着大漢的常平倉。」

    徐凡無奈道:「這就是大漢為天下百姓不餓死付出的代價了,朝廷最多只能加強監察。」

    後世都有碩鼠,就更不要說現在的大漢了。

    而後徐凡就是說道:「大同世界下一步則是,解決天下百姓溫飽問題,讓百姓能吃飽飯,解決衣食住行的顧慮。

    張良驚愕道:「陛下,您這兩步就到大同世界,是不是太快了?」

    徐凡翻白眼道:「吃飽飯和吃飽飯是不同的,我大漢普通百姓吃飽飯,能和我們吃飽飯相同?」

    徐凡道:「普通百姓能吃飽米飯,能有一身沒有補丁的衣服,生活雖然辛苦,但卻不用忍飢挨餓。」

    張良道:「這也很難實行,能做到天子您說的這幾點,在大漢已經是小地主家族了,要有幾百上千畝的田地才能做到這點。我大漢可以均田,但不可能讓天下的百姓都有上千畝的田地。」

    徐凡道:「這雖然有難度,但卻不是不能做到,朕打算花20年做到這點。」

    張良搖頭道:「不可能,根本不可能。」

    徐凡道:「現在天下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一石多點的畝產,但在陳郡畝產已經接近三石了。

    為什麼陳郡會有如此高的畝產,因為陳郡有大量的水利設施,水車風車,鐵犁等先進農具,還有鳥糞石,農家肥等增產肥料,要是這些水利設施,先進農具,鳥糞石和農家肥在整個大漢普及,天下的土地都可以達到三石。」

    「而這還不是極限,在陳郡的農家實驗田當中,他們已經弄出畝產6石的水稻了,加上南方的雙季稻,畝產十石以上的糧食已經實現了,只剩下朝廷普及的問題了,天下的田地都可以種出10石糧食,溫飽是不是解決了。」

    張良還真被震驚的無言以對了,徐凡雖然的這些雖然很難做到,但已經有成功的案例,這從完全沒有希望到有可能實現,這已經是質的飛躍了。

    徐凡繼續說道:「而想要天下百姓都穿上新衣服,現在也有解決的希望,公輸仇弄出了效率上百倍的水力紡紗機你知道吧?」

    張良點頭道:「這點陛下您不用說了,這些年我大漢的紡織業成倍暴漲,現在紡織機已經成為我大漢的支持產業,天下布匹的價格已經跌了三分之一了,按照這個趨勢下去,天下百姓穿衣問題,在我大漢的努力下,必定可以解決。」

    徐凡笑道:「第三步就是,讓大漢的百姓實現小康生活。標準也很簡單,能吃飽,能吃好,一日三餐,即便是想吃雞鴨魚肉也可以做到,天下的百姓徹底解決衣食住行問題,衣服能有幾身,不同季節能輪換,居住的是良好的磚瓦房,出行可以有馬車牛車。」

    張良道:「這已經是臣心中的大同世界了,我大漢真能做到這點,臣雖死無憾。」

    徐凡內心淡然,他就是從那樣的大同世界來的,只可惜大同世界也有大同世界的煩惱。

    「有陛下的提示,臣知道這大同書該如何寫了。從今往後,實現大同之志就是臣的理想了,臣這一生必定推動大漢實現這一目標。」

    徐凡笑道:「子房是朕的同志。」

    張良激動點點頭。這個時代同志可沒有污名化,志同道合是為同志,這是一種比夫妻,親人更加緊密的關係。

    (本章完)



    上一頁 ←    → 下一頁

    妖孽奶爸在都市最後一個使徒逆天至尊帝國總裁霸道寵符皇
    毒妃戲邪王:馭獸大小姐穿越火線之一槍飆血嬈人公主(網王NP)一不小心潛了總裁重生之都市修仙